欧盟农业绿色转型的多样化经验
首先,注重气候目标和农业政策的融合。从2000年开始,气候议题在欧盟内外政策中愈发重要,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也呈现出和气候目标相互融合的趋势。2023年,欧盟通过了《欧洲气候法》,将“绿色新政”中的中长期气候目标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根据该法案,到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5%,到2050年,欧盟国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项法律的颁布意味着欧盟所有政策都要基于气候目标的实现,每一个经济部门的调整都要为该目标作出贡献。
欧盟气候目标和农业政策的融合,与农业对气候目标的实现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有关。农业部门不仅可以减少自身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通过碳捕获和碳封存的手段对减排目标作出贡献。基于这一认识,欧盟在近年来的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中,越来越强调气候与环境因素在农业政策设计中的重要性。例如,在2023-2027年度的共同农业政策的绿色架构中,欧盟一方面通过“生态方案”专项资金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碳捕获农业等绿色措施以减少
碳足迹;另一方面,将农民获得绿色直接补贴的资格与其所遵守的环境标准挂钩,以强制手段保证土壤、植被在碳封存方面的有效性。
其次,注重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伴随着降水模式的改变以及极端天气的增加,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管理对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欧盟于21世纪初推出的《水框架指令》环境法律以及“生态方案”激励政策,均以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形式规范了欧盟范围内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欧盟地区水资源管理因而成效显著。2023年,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土壤框架指令》的法律草案,虽然该草案因争议未能通过,但欧盟各成员国已经实施了许多基于该草案的国家级土壤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农业系统的气候韧性和适应能力,防治水土流失,减少病虫害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欧盟同样采取了激励措施和强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以额外补贴的方式激励农民采取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如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或创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等措施;另一方面,强制规定农场必须将一部分土地划为“农业生态焦点区”,以保护树篱、湿地和野生花卉草地。此外,在共同农业政策的框架下,欧盟还创建了覆盖其成员国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网络,以保护鸟类及其他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地。
再次,注重农业和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增加对青年农民的投入。农业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农村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建设绿色可持续农业提供社会基础;绿色可持续农业反过来又为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欧盟近年农业政策改革的一大趋势。近年的改革中,第一支柱市场和价格干预的预算减少,第二支柱农村发展的预算增加,正是这一趋势的政策体现。
青年关乎农业发展的未来,增加对于青年农民的投入是欧盟农业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青年农民更易于接受新技术和新型农业,更倾向于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实践,是绿色农业的主要践行者。不过,欧盟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农业人口流失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对农业人口更迭的困境,欧盟一方面继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缩小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农业政策中引入青年专项启动资金、设立农业设备购置补贴、提供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措施,吸引欧洲青年扎根农村、发展农业。
最后,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建设具有气候适应性和气候韧性的农业,离不开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欧盟的科研实力雄厚,由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实施的“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是目前规模较大的公共财政资助的科研计划。该计划包括多个连续的框架计划,每个框架计划为期七年。在最新的2021-2027“地平线欧洲”框架计划中,气候行动方向研究占比30%,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占比84%。该计划所涉及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如精准农业、气候智能型农业、农业数字化管理、智能灌溉系统、区块链技术、农业机器人等,为欧盟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网络
平台搭建。欧盟在2023-2027共同农业政策第二支柱的说明性文件中,将知识传递和农业创新项目定位为资助的优先事项。同时,为了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和共享,欧盟还开发了欧洲创新伙伴关系、智能农业知识和创新系统、欧洲农业数据空间等多个网络
平台,建立农民、农业研究人员、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帮助农民获得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