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议程背景下的欧盟绿色农业转型

文章来源:光明网武泽文2025-05-22 10:34

欧盟农业绿色转型的阶段性历程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反映了欧盟及其前身欧共体在不同时期的内外需求,以及农业在这些时期所扮演的不同经济角色。
 
  第一阶段是1950-1970年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创建阶段。早期的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共同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产量。平心而论,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政策,的确实现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粮食的充足供应,但也在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埋下隐患。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盟农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财政负担过重和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1980-1990年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开始实施农产品配额制,即通过对农产品产量限额,以对超额产出进行额外征税的方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1984年,欧共体通过的《乳制品生产配额法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随后,农产品配额制扩展到谷物、糖、葡萄酒等欧盟的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领域。这一阶段的改革并未触及共同农业政策的产量导向,被称为“预算驱动型的改革”,事实上未能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是1990-2000年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绿色转型的启动阶段。1992年,麦克萨利担任欧盟农业委员,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重大改革,拉开了欧洲农业政策绿色转型的序幕。从1958年的《罗马条约》确立共同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到1992年麦克萨利改革之前,环境保护、农村发展等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麦克萨利改革开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导向开始转变,从重视农业产量过渡到注重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麦克萨利改革的核心有三点:首先,削减农产品价格支持,引入直接补贴让农民收入不再与产量挂钩;其次,继续推行农产品配额制,并鼓励农民实施休耕制度以休养生息;最后,注重执行农业生产的环境标准,并将其作为农民获得直接补贴的依据。2000年和2003年,在欧盟农业和渔业专员菲舍勒的推动下,共同农业政策又进行了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延续了麦克萨利改革的路径,其主要贡献在于塑造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两大支柱:市场支持政策和直接给付政策(第一支柱)和农村发展政策(第二支柱)。尤其是第二支柱的加入,标志着欧盟农业政策从单一经济目标向社会、环境和经济多重目标的全面转型,是欧盟农业绿色转型的里程碑。
 
  第四阶段是2010-2020年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绿色转型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气候与环境因素在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中越来越重要,这种变化与欧盟在《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中的气候承诺密切相关。2013年的农业改革又被称为“绿色改革”,欧盟增加了农村发展政策(第二支柱)的财政投入,强调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同时,将直接补贴改为“绿色直接补贴”,规定农民的直接补贴收入必须与绿色农业实践挂钩。在2018年的改革中,欧盟委员会向理事会提交了《2021-2027年共同农业政策》的立法提案。根据该提案,2020年以后的共同农业政策必须符合《巴黎协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协议。近年来,为了适应气候变化,欧盟推出名为“绿色新政”的综合性计划,根据该计划,共同农业政策总支出的40%将专门用于气候行动,欧盟农业政策的气候导向得以进一步增强。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