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从技术层面直接对航运公司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定法规FuelEU Maritime法规的生效,航运业可能会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根据海事数据和合规公司OceanScore最近的一项分析,该法规可能为航运业带来约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的净财务收益。
OceanScore的分析聚焦于FuelEU Maritime法规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合规平衡。初步估算显示,超出监管门槛的船舶存在约210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CO₂e)的合规缺口,而能效较高的船舶(主要是LNG和LPG运输船)则产生约130万公吨CO₂e的盈余。由此产生的净合规缺口约为80万公吨,预计将通过使用生物燃料来填补。以UCOME(一种用本地采购的废食用油加工而成的生物燃油)为代表的这类燃料虽然热值较低且
价格较高,但具有排放抵扣优势,并能相应节省欧盟
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合规成本。
以当前价格计算,考虑到EU ETS的70%逐步实施率和当前汇率,通过生物燃料来弥补这一合规性缺口预计将使行业花费约2.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即每公吨CO₂e约257美元(约合人民币1850元)。虽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这个规模的行业来说,这是一个相对适中的数字。
另一方面,排放相关成本的传导机制同样值得关注,特别是在集装箱船、渡轮和邮轮领域,这三类船舶合计贡献了近50%的排放总量。目前,排放附加费已被普遍纳入包运合同(COAs),部分费用标准更直接挂钩FuelEU的处罚等级。
根据OceanScore模型测算,即便仅半数运营商按处罚费率的三分之二(约715美元/640欧元每公吨CO₂e)征收附加费,行业新增收益总额仍可能达到5.02亿美元。扣除合规成本后,潜在净收益为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
这一价值转移的受益方取决于各主体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船东、承租人和船舶管理方在合规成本承担和转嫁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FuelEU Maritime不仅引入了一项新规则,还为合规性信用市场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营商
买卖盈余和缺口,定价、流动性和策略将成为竞争力的真正杠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