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对抗抑或和平合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极安全问题探析

文章来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李建福2020-02-05 16:56

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安全有四大问题值得特别强调

 
  因此,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安全有四大问题值得特别强调:(1)为争夺资源,北极是否会上演新的“淘金热”?(2)北极是否是一个“自助式”的国际公地?(3)北极邻国加强北极军事存在确实在捍卫国家军事安全吗?4.乌克兰战争恶化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北极冲突的可能性是否会因此增加?    
 
  北极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冰洋离岸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一种是北极苔原带下蕴藏的陆上矿藏,如矿物质和稀土。北冰洋本身就是重要的海洋资源,能够为国际贸易提供海上运输、开辟新的捕鱼场、创造海上旅游机遇。   
 
  北极作为工业资源供应地的历史由来已久。几百年来北极一直是全球重要的皮革供应地,捕鱼业也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北极还是贵金属的重要产地,如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北部都是重要的黄金开采地。工业革命之后,北极煤炭生产迅速发展,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阿拉斯加和俄罗斯北部都是重要的煤炭产区。其后,北极原油生产又成为20世纪重要的能源经济基础,直到今天北极作为重要石油生产基地的地位仍未改变。如今,北极又成为天然气的重要产区。目前,北极北美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正在为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石油和天然气。今天世界市场上的石油约有十分之一、天然气约有四分之一产自北极圈。因此,新世纪北极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不足为奇。   
 
  有学者假设,北极冰川消融必然导致北极邻国之间和北极相关私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但现实证明这种假设并不具有说服力。首先,北极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极中部地区,只有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得到满足,大力开发北极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才具有经济可行性。任何理性主义者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北极无冰期”具有严重的误导性。按照海运常识,适合极地海洋航行的无冰海域是指没有纯粹封死的冰川,而并非纯粹没有浮冰,只是浮冰体积不影响海运安全,不影响海上平台固定。未来几十年内北极不可能实现全面通航,也不可能将世界各地的发达海岸连接起来,更不可能发展成为“北极地中海”。北极通航还面临一些不因气候变化而改变的自然、社会现实问题,即天气状况极端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极夜持续时间较长。此外,北极通航还面临其他问题,如适用抢险救灾的船舶及其他运输设备数量不足、掌握北极航运技术的高级人才严重匮乏、配套的灾难预防保险还未建立。这些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北极能源开发,同时也增加了开采成本,而且即使北极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减少,这些制约条件仍然存在。开发北极资源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后期市场营销需要同步发展,能源销售渠道需要灵活畅通,这样北极能源才能有效实现市场化。对于北极石油、天然气开采而言,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也是必要条件。    
 
  其次,气候变化推动北极海运航线开通,但不可能取代现有的常规海运航线,而且北极航线的通航时间非常有限。尽管气候变暖为打通北极航线、实现北极海运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北冰洋短期内绝不可能发展成为高频利用的海上通道。根据科学计算,目前近90%的船舶需将外壁加厚一倍才能全面适应北极航线。北极航线除冰川危险之外,还存在其他安全问题,如东北航道的西伯利亚海岸周围,海水深度不足八米,大型船舶通航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北极海岸地处偏远,一旦发生海难,空中救援和海上救援面临的困难不可小觑。海运公司若在冰川消融的情况下利用北极航线,还需承担额外开支,如适合北极航行的特殊船舶购置费、破冰船租赁或使用费、特殊的北极海运保险等。这些额外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航线缩短带来的成本优势。集装箱航运带来了海运革命,特大型船舶可以通过集装箱货运的优势有效降低传统航线的运输成本,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北极航线的距离优势,而且即使两者成本相近,传统航线的安全系数要明显高于较短的北极航线。数据显示,2011年以后东北航道的过境交通量持续上涨,但到2014年就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约为上一年度的75%,过境总量约30万吨;2015年的过境交通量则下降更严重,数量不足10万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冰的不确定性。    
 
  再次,北极“淘金热”与其他“淘金热”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淘金热”是你死我活的抢夺与斗争,但开发北极资源的“淘金热”则重点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与竞争。北极海上油气开发的实例已经清楚地表明,为争夺北极资源出现“淘金热”的假定不成立。典型的案例是斯托克曼气田开采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参与方是三大国际知名公司,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法国道达尔公司(原法国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TotalFinaElf)。虽然该项目已经受到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沉重打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代表了北极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合作而不是争夺。这一项目也是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在北极开展积极合作的重要案例。该项目建设初期曾估算,2015年左右西方国家就可以大量消费北极生产的天然气,但当时的开发成本核算、市场价格与市场占有预估都过于乐观。国际天然气市场上演的页岩气革命颠覆了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发展逻辑,也严重影响了斯托克曼气田开采项目的顺利推进。北美天然气进口需求锐减致使国际天然气价格急剧下跌,天然气运营商的盈利因此大打折扣。除了国际能源价格下挫之外,离岸海上钻井开采的技术风险也饱受诟病。鉴于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海上开采首先需要考虑北冰洋的环境兼容性,这是环境问题专家的担忧之处。一旦发生海上石油泄漏,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将会雪上加霜,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毕竟处理石油泄漏的技术难题还未攻克。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上石油、天然气价格低迷,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技术禁运降低了俄罗斯北极资源的竞争力,使俄罗斯失去了与中东国家竞争的筹码。    
 
  总而言之,尽管媒体大肆鼓噪北极航道、能源开发、资源储备等积极因素,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开发北极所需投资远超潜在的经济收益;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会出现“淘金热”,甚至出现对抗性竞赛的观点不成立。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属于无可辩驳的自然挑战,这一挑战远远超过任何国家和任何私营利益集团的财政应付能力和技术应对能力。因此,虽然北冰洋富含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能够刺激北极邻国积极勘探开发,但它们会通过对话、合作等和平方式进行互动,而不会单独进入北极中心进行冒险,因而不可能出现北极对抗。那么北极邻国如何进行和平互动,如何有效约束它们的北极开发呢?下一部分将展示北极相对成熟的制度环境,探讨制度框架对北极和平发展的规范以及对冲突对抗的管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