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际大都市减排增汇政策比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决策,是北京顺应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正确选择。世界城市作为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力、控制力的城市,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其突出标志与特点。目前纽约、东京、香港等公认的世界城市,在不断扩大发展的同时,均十分注重平衡发展,积极制定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政策,开展减排增汇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美国纽约市在其所制定的“规划纽约”中提出,到2017年种植100万棵树,实现路边每一块可以植树的地方均有绿色植物,同时重建2000英亩公共绿地,确保所有纽约人步行10分钟就能走到一个公园,到2030年更是要打造出一个“更绿、更伟大”的纽约城的发展目标。
日本东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环境友好的刺激措施与绿化计划,包括种植500万棵树,将东京湾217公顷的填埋地变成海中森林公园,开展“绿化东京捐款”活动,募集资金进行城市绿化,委派专门监测机构为市民测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市民碳补偿意识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报告指引》,在这个指引中,植树造林被作为减除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指引规定,树木一年减除的二氧化碳量=自有关建筑物兴建后额外种植的树木净数×减除系数。
以上城市与北京同为“世界大都市气候先导集团”(C40)会员城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备较为相似的背景,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其在减排增汇方面的政策经验,可为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和世界城市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五)北京市园林绿化减排增汇途径及潜力分析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由于历史战乱和都城建设等原因,建国初期北京的森林几乎损失殆尽,森林覆盖率只有1.3%,呈现的是林木稀少,风沙肆虐的景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彻底改变此种状况,自上世纪50年代起,北京开始了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经过几代园林绿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市森林资源总量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期的1.3%提高到了3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青山环抱北京城的优美景观,为建设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我市造林及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市森林资源在结构与功能方面仍有42.21%处于亚健康状态、19.83%处于不健康状态,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全市森林植被平均蓄积量27.88立方米/公顷、碳储量21.0吨/公顷的现状与全球森林植被平均蓄积量99.85立方米/公顷、碳储量71.5吨/公顷及我国森林植被平均蓄积量71.21立方米/公顷、碳储量44.9吨/公顷的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状态,森林的整体固碳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同时我市以往在城市立体绿化、郊野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景观恢复、林业社区建设、湿地管理、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活动方面也缺乏科学的减排增汇措施技术指导与经营管理,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使用木材替代品减排增汇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北京园林绿化行业的减排增汇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的。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减排增汇途径及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