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碳汇林业不仅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和构建“低碳城市”、“世界城市”的必然选择。事关首都的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城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首都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北京市碳汇林业工作正在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十二五”的全新发展契机,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园林绿化生态体系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林地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与效益,特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北京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制定本市《“十二五”碳汇林业发展规划》。通过本规划的实施,旨在逐步优化全市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格局,全面提升我市林地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多重生态效益的综合发挥,同时构建我市碳汇林业的综合促进发展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三个园林”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 “世界城市”构建等一系列宏伟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一、碳汇林业发展背景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一)碳汇林业提出的背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等人为因素,近100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平均升高了0.74℃。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大约1.4~5.8℃,如此巨大的气温变化将对全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诸多问题已深刻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气候变化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远远超越了气候和环境本身的范畴,它更是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世界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能力。就后者而言,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其做法一个方面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另一方面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其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是通过减少能耗、提高能效等途径来实现,但这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则主要是利用森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增汇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而且操作成本低、易施行,可以说是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最为经济、现实和有效的手段。在此背景下,碳汇林业的理念得以提出,即遵循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目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展示社会责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近年来,随着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推进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坎昆协议》等一系列法案的签订,各缔约方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都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与肯定,碳汇林业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