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仍将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年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前期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发布首批指导性文件以引导转型金融发展,后续如何推动这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并覆盖更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工作重点。这些标准的设计将更有利于金融机构准确识别经济活动中的“转型”行为。不同于传统绿色金融的定性特征,转型金融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如何设定量化指标是标准制定工作的重点难点。在第一批四个重点行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基础上,央行已牵头制定第二批七个行业(航运、化工等)转型金融标准,目前在征求相应主管部门意见,预计2025年将加速出台。接下来,预计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将符合条件的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明确转型活动目录、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核心要素。在转型活动目录建设中可在现有《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基础上,细化推出针对细分行业的技术清单和针对重点区域的指南。此外,我国的绿色金融标准可能以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为契机进行调整更新,逐步构建可衡量碳减排效果的金融统计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针对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明确转型金融标准的基础上,加速转型金融工具创新。当前我国转型金融产品以转型债券、信贷、保险类金融产品为主,2024年我国转型类债券发行规模合计713.42亿元,同比提升43%,以可持续挂钩债券为主。随着转型金融持续发展,各类金融工具将持续创新,我们预计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基金、转型保险以及转型金融相关衍生品均将扩容。转型债券方面,可加大开发“棕色转绿”挂钩债券,支持钢铁、化工等高碳行业低碳化转型;转型基金方面,可针对转型和中小企业群体创设更多类别的主题基金,确保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质利益得到广泛分享;转型保险方面,可针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等企业转型中需要使用的高风险技术创设相应的产品;转型金融相关衍生品方面,要加速建立转型溢价指数,并基于此创设利率互换等可持续发展挂钩衍生品,引导资金定价。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