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共建
绿色龙江美好家园”为主题,全方位介绍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刘博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从发展改革系统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平稳过渡,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
碳市场建设中成果丰硕。自2021年7月全国
碳市场上线以来,全省累计101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总成交量达6428.97万吨,总成交额42.49亿元。我省创新采用“初审、复审、
专家验收”核查模式,对企业
碳排放数据实行“市级1轮、省级3轮”高标准审核,“企业月度信息化存证”上报率和审核率始终保持100%。2022至2024年,我省发电行业企业连续三年实现100%配额清缴,
履约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95家发电企业配额清缴工作正稳步推进。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我省积极鼓励造林
碳汇等项目参与交易,目前已有5个造林
碳汇项目完成公示。其中,大兴安岭漠河林业局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于今年8月完成登记,成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后首个成功登记的造林碳汇项目,推动林业碳汇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我省编制印发《黑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统筹调度农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适应行动;联合8部门印发《黑龙江省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聚焦特色产业,启动白桦汁产品
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探索产品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绿色低碳典型
案例已走向国际。2025年推荐的大庆市“绿动未来油绘新章”和哈尔滨市“‘碳惠冰城’碳普惠
平台”
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活动中向全世界推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