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公布500余家钢企纳入全国碳市场,河北企业占1/4
根据《方案》,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行业排放范围充分兼顾了与国际碳市场规则的对接,仅管控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排放等产生的直接排放,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管控门槛同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相同,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为界。
据了解,长流程钢铁企业是钢铁行业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根据2023年全国钢铁行业经核查排放量,长流程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共计17.7亿吨,占全部钢铁生产企业约97%。相比而言,独立轧钢企业从排放贡献和管理成本的角度说,290家独立轧钢企业贡献不到2%的排放占比。独立电炉钢企业由于废钢电弧炉短流程能源投入的80%来自电力,根据2023年经核查排放报告数据,若不管控间接排放,短流程电炉钢企业占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比例不足1%。
目前,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已经在全国碳市场信息网“重点排放单位信息公开”中公布了钢铁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据中国环境APP统计,截至发稿,已有河南、新疆、重庆、江苏、上海、安徽、青海、吉林、江西、黑龙江、云南、甘肃、浙江、湖北、广东、宁夏、辽宁、山东、福建、山西、四川、陕西、广西、天津、湖南、河北、内蒙古等27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涉及钢铁行业相关企业532家。其中,长流程钢铁企业为240家,约占企业总数的45%。
从各省分布来看,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共有131家纳入名录,江苏省其次,共计82家;其余靠前的省份如山东省、山西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分别为34家、27家、29家、16家、16家。上述省份纳入名录企业占总数的近63%。
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2025年8月31日前,将完成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报告的核查及核查结果告知工作。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度配额核定工作应于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碳排放配额发放工作于10月20日前完成。2025年12月31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
“从短期来看,考虑到钢铁行业生产工序环节复杂、涉碳排放参数种类多样、不同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存在差异的生产特点及发展现状,采取稳健起步策略,重在打基础、育主体,旨在帮助企业适应规则、夯实数据基础。所以,2024年度作为首个履约周期,以企业经核实的实际碳排放量为基准实施配额等量分配,暂不设置配额盈余或缺口调节机制,为行业适应碳市场规则预留缓冲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冯超表示。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