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开展省级林业
碳汇先行基地验收工作。丽水市莲都林场于2023年正式启动省级林业
碳汇先行基地建设,依托优质森林资源禀赋,聚焦松材线虫病防治与松林改造修复,以生态提质、碳汇开发、创新实践为三大支点,探索出一条林业碳汇赋能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
一是立体固碳实现生态提质。莲都区实施森林固碳、生物固碳和森林防灾减灾,构建立体固碳体系,以“技防+人防+物防”多元路径,建成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火情、病虫害监测全覆盖,提升森林灾害抵御能力及碳汇潜力。基地建设期内,莲都林场超额完成7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投入1700万元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成南山林区松林改造示范林2175亩,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2148亩,并同步开展松林保护碳汇监测,预期建设期内碳汇量达8864吨,辐射推广面积2000亩,森林质量实现显著提升。
二是碳汇开发助力生态共富。围绕碳汇开发,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开展松林碳汇核算与碳汇监测新技术开发,形成《丽水市莲都区松林保护碳汇先行基地
试点开发项目减排量核算报告》。围绕碳汇交易,依托“浙林碳汇”项目减排量开发,全区共开发林区面积5502亩,核证减排量(tCO2-e)11099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浙林碳汇”交易3339.99吨,交易额达25.91万元,让林农实实在在享受到生态红利。围绕碳汇宣传,以多种形式科普“双碳”知识和“两山”理念,2023年以来,全区已开展4场不同主题的林业碳汇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碳普惠”的
低碳生活新风尚,为“双碳”目标落地注入全民动力。
三是创新实践夯实发展根基。机制创新是首要抓手,2023年,莲都区成立林业碳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林业碳汇工作与先行基地建设。进一步探索规模化收储开发路径,“浙林碳汇”项目创新实施“国乡合作、统一经营”收储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国企运作、乡村参与的方式,统一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与管理,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以“莲都林场2024年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和“莲都林场南山林区林地生态修复项目”两个项目为支点,推动松林主动改造,提升林相景观,形成“投入最省、产出高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丽水样板”。
莲都区正以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让每一片森林都成为赋能共富的“
绿色银行”,奋力绘就
绿色发展与民生增收的双赢新图景。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