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获评“数字智慧+绿色低碳”双案例

文章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碳交易网2025-09-02 10:09

8月27日,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会上,苏州工业园区获评2025数字智慧园区、绿色低碳园区案例,为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自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园区先后获评国家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信部首批绿色园区、国家发改委首批碳达峰试点,累计3家企业获评全球“灯塔工厂”,9家企业获评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超150家企业获评各级绿色工厂。
 
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绿色发展合作领域布局,出台ES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功打造中新绿色数码港、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作为园区与新加坡企业合作共建的绿色低碳合作示范项目,中新绿色数码港以净零碳智慧园区为建设目标,致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中新合作示范标杆。
 
园区探索数字经济制度创新,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制度性突破,在商业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开通并升级国内首条自贸区直达国际的“服贸通”中新数据专线,获批扩容建设苏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免证园区”,实现500余项业务的1300余份材料免提交。
 
园区持续拓展产业载体资源,搭建阳澄数谷数字经济产业项目集群等特色载体,聚焦数字经济核心关键领域,加速链主类企业、生产性服务业、跨境电商项目落地园区,助力产业生态繁荣。近期,中新具身智能产业园奠基,将通过“平台+引育”模式,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区。
 
开发建设三十多年来,园区以278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三个超万亿的成绩。累计实现税收1.2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7万亿美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保持“九连冠”。
 
园区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新合作从早期的规划设计、联合招商、土地开发,向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创新外资利用方式,着力拓展利润再投资、QFLP等引资新模式,开拓中东国家、金砖国家引资新方向,推动外资稳量提质,近几年每年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左右。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外资创新和内资创新融合、本土创新和离岸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科技仪器等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秉承“亲商”理念,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