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报告,中国计划在2027年前引入涵盖主要工业部门的绝对排放上限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八月二十五日发布。到2030年,它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排放交易体系。
虽然新文件没有具体说明到2027年将增加哪些行业,但业内人士,如嘉汉碳投董事长唐表示,预期它们将包括化学、石化、造纸和航空工业。
该文件称,新体系将结合免费和付费
碳排放配额(CEA),并与符合国际标准的透明、标准化自愿
碳市场一起运行。
中国目前对几个行业实行强制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同时也实行自愿碳市场,即中国核证减排量(
CCER)计划。
2021年7月为电力部门推出的ETS正式扩大到2025年,包括钢、水泥、铝和覆盖物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CCER计划最初于2012年启动,但由于交易量低和数据质量问题,于2017年暂停2024年1月重新推出来补充ETS。
目前,中国的排放交易体系是基于强度的,根据一家公司的产量和排放效率来分配配额。超过配额的公司必须购买额外的CEA,而排放量较少的公司可以出售剩余的。尽管这种方法避免了因限制产量而损害经济增长,但它也导致了过度慷慨的配额分配,削弱了碳市场的有效性,说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礼。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
绿色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石表示,由于排放上限导致的碳
价格上涨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合规压力。讲述21世纪经济报道。然而,这也将增加碳资产的价值,刺激对减排措施的投资。
新产业的引入将“肯定有助于刺激需求”,说Camille Wee,BloombergNEF的分析师。"但愿这意味着中国会有一条稍微激进一点的排放路径."
这些改革也与国际贸易压力密切相关,尤其是欧盟的压力碳边界调节机制据报道,CBAM将从2026年开始对碳密集型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彭博。对中国出口商来说,准确的排放报告和积极参与中国碳市场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