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更加深刻地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把握其实践伟力和全球贡献,对于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促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在要求
“双碳”目标深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抓手之一,有必要准确把握其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一是理论创新与战略导向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哲学高度重新定义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的技术性指标,而是这一理论体系在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上的战略延伸与具体表达。它既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方向和硬约束指标;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具体路径,又通过实践反馈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共同奠定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石。
二是系统观念与全局变革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深刻揭示了“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它并非单一的环保任务,而是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消费模式、空间格局、治理体系等全方位的转型升级,要求将绿色低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一脉相承。
三是国家意志与全球责任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阶段性任务,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它标志着中国更加注重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新范式,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性变革
“双碳”目标重塑了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技术路径与消费模式,深刻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新革命”“新范式”。
一是以“产业革命”推动发展模式深刻转型。“双碳”目标系统性地重塑了我国产业格局,不仅倒逼钢铁、水泥、化工、交通等高排放行业开展深度脱碳和绿色化改造,更在培育壮大
新能源、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结构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和绿色可持续型根本转变。
二是以“能源革命”夯实绿色转型根基。“双碳”目标有力推动我国能源体系发生结构性变革,规模化发展风电、光伏、核能等非化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不仅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了关键支撑,更通过重塑能源供给结构和利用方式,为我国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战略保障,深刻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和长远竞争力。
三是以“技术革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实现“双碳”目标归根到底要靠科技创新,这就催生了面向绿色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储能、氢能、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智能电网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开辟了广阔市场,驱动跨领域技术融合与产业孵化,为中国在全球绿色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建立新优势提供了战略契机。
四是以“消费革命”培育全社会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双碳”目标不仅是生产端的革命,也深刻改变了消费理念与行为。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从需求侧拉动绿色供给,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为系统性变革奠定坚实的公众基础。
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作为
“双碳”目标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重塑了发展中国家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中国为全球气候议程注入了确定性,极大增强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包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推动构建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作者:黄承梁(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一是极大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并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用实际行动有效遏制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退缩与机制碎片化风险。中国的庄严承诺与绿色实践,不仅提振了国际社会集体行动的信心,还通过提供实现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的协同推进方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选择。
二是以务实行动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议程。中国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战略布局和国家现代化战略布局,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的深度参与。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气候治理动力涣散的背景下,中国通过系统性的减排路径与产业转型,展现出对多边主义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坚定支持,并逐步实现从国际规则接受者向议程塑造者、引领者和主导者角色的转变,提升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软实力。
三是以市场与技术赋能全球绿色转型。中国庞大的
清洁能源市场规模与完整的绿色产业链优势,显著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低碳技术的规模化成本,加速其全球扩散与应用。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南南气候援助等,中国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落地,缓解其减排约束与增长诉求之间的张力,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来形成的丰硕理论和实践要求,是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充分证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伟力。面向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时期,这一目标将被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和更紧迫的任务,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减排和民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