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
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到,要依法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信用监督管理。
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落实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运行和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建立高质量碳市场信用体系,既是我国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又是回应和解决碳市场突出问题的必要举措。
一、以信用监管完善碳市场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与传统的断续式监管模式不同,碳市场信用监管是贯穿市场主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在事前监管环节,通过市场主体“做承诺”“重教育”“用报告”,提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在事中监管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事后监管环节,强调用好失信联合惩戒的“利剑”。
根据不同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传统监管模式对所有监管主体平均用力,监管成本高,市场主体压力大、受干扰多。而以信用为基础的碳市场监管机制,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从而提高了监管效能。
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信用评价为依据实施精准监管、协同监管。相比传统监管方式,碳市场信用监管更加强调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有效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为监管部门开展精准监管奠定坚实基础。碳市场信用监管强化了地区间、部门间协同监管,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作用,整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碳市场建设的合力。
二、以信用监管完善碳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
欧盟经验。欧盟的
碳交易监管机构涉及欧盟委员会、成员国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提交
碳交易市场年度监管报告,涉及
碳排放量交易规模、交易方基本情况,以明确碳交易流向。对碳交易监管的机构通常为欧盟各成员国环保机构。以德国为例,负责碳交易监管的机构为联邦环保署碳交易监管处,负责联邦各州
碳排放额分配、碳排放许可证发放、碳排放账户管理、碳交易年度监管报告提交。
美国经验。美国碳交易由各州监管机构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区域机构共同监管。州监管机构由环境保护或能源监管部门负责。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该州环保署负责制定碳市场监管的法规、发放境内碳排放设施排放许可证、分配境内碳排放份额、执法检查碳市场、纠正违法行为。为加强市场监管协调,美国东北部各州签署《区域温室气体倡议》,创立区域碳污染减排计划(RGGI),负责对成员州提供管理与技术支持。
三、以信用监管完善碳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健全碳市场信用制度。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抓紧出台实施碳市场信用管理的基础制度,加快谋划中长期碳市场信用管理配套制度,以加强碳市场信用数据的采集、审查、清洗和核实。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为契机,研究碳市场严重失信名单认定、公开、惩戒与修复,及时开展碳市场信用监管成效评估和“回头看”。健全系统完备的碳市场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对制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对不良制度及时“纠偏”。
强化碳市场信用应用。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下,深化
碳信用数据的融合和政策联动,对碳市场严重失信企业开展信用联合惩戒,对碳市场信用优秀企业开展信用联合激励。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重视政府、企业、公众、非营利性组织的互动,迭代碳市场信用积分管理与场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碳市场信用协同监管。
加强组织保障。强调跨部门协作联动,强化各级生态环境议事协调机制作用,解决碳市场信用政策供给、
平台建设、部门协调等难题。善用科学技术,加强碳市场信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政策、管理创新力度。加强碳市场信用建设的前沿研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碳市场信用体系的实践经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碳市场治理新格局。
作者单位 宁波财经学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