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夏首批绿电园区建设项目、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工程,宁国运盐池高沙窝120万千瓦风光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集成92万千瓦光伏、28万千瓦风电及320MW/640MWh储能电站,从开工到并网的全流程中,多项数据刷新区域行业纪录。
一是速度领跑,多项工程创区域最快纪录。项目以抢工期、保质量为核心,光伏板块2025年2月20日开工,6月29日实现全容量并网,仅用129天完成建设。7月29日取得电力交易资格,31日完成首笔绿电交易,从并网到交易仅间隔30天。输变电工程4月24日开工至6月27日倒送电一次成功,65天完成330kV等级输变电建设。风电板块作为关键组成部分,规划建设45台6.25MW风电机组(总容量28万千瓦),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并网发电。储能板块将于10月启动建设,年底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届时风光储一体化格局将全面成型,实现绿电稳定供应无缝衔接。
二是技术创新,智慧管控筑牢高质量根基。项目以“智慧工地+精益建造”为抓手,构建全流程高质量管控体系。在施工管理中,创新采用“大兵团作战+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托无人机巡检、布控球、智能安全帽等智慧设备,对“人、机、料、法、环”实现无死角监控。针对设备供应难题,党员干部驻厂监造、跨省协调,保障179万片光伏组件、68万根施工桩基等关键物资按期交付。成本管控方面,项目精准研判市场,在光伏组件
价格低谷期锁定资源,降低总投资,推行“穿透式”采购管理,严控设备选型、排产、交付全流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2.42亿元,资金使用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显著提高。此外,项目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和日调度、周会商机制,实现129天建成光伏区、2天完成并网调试、36小时全容量并网的高效推进。
三是生态协同,治沙发电打造“双碳”示范。项目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公司将
绿色发电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施工中所用光伏支架随坡就势安装,最大限度保护原生地貌。针对场区北侧4000亩沙漠丘陵,实施草方格固沙工程,复垦种草约4500亩,草籽出苗率超90%。联合宁夏农林科学院布设生态监测点,长期跟踪修复效果,全力打造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生态样板。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22.5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67.8万吨、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187.2万吨,
碳汇量堪比10.4万公顷森林一年的生态效益。同时,绿电到户电价控制在0.4元/千瓦时左右,较传统能源低15%-20%,可显著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助力区域产业低碳转型。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