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正在“蒸发”欧洲传统果酒产业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碳交易网2025-08-11 11:29

近年来,气候异常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烈度席卷欧洲大陆,对传统农业结构构成深远影响。塞尔维亚,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水果种植大国,正成为这一趋势下的典型缩影。该国李子大幅减产,不仅冲击了果农生计,也波及以李子为原料酿造的传统果酒“拉基亚”的生产,折射出欧洲多国农业和酿酒产业正面临严峻的气候挑战。
 
  
从非遗酒杯到经济支柱
 
  
塞尔维亚是世界主要的李子生产国之一,李子种植园约占所有果园总面积的40%。根据塞尔维亚工商会植物生产和食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4年塞尔维亚的李子种植面积达110万亩,主要分布在该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产量约38.72万吨。近年来,塞尔维亚的李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塞尔维亚70%的李子用于制作白兰地。水果白兰地在当地被称为“拉基亚(rakija)”,是塞尔维亚公认的国酒。无论是各类节庆活动还是商业或家庭聚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最具代表性的李子白兰地被称为“斯利沃威茨(šljivovica)”,其酿造工艺已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塞尔维亚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塞尔维亚目前有超过1万个“拉基亚”私营生产商,政府也允许居民每年制作200升不能用于销售的自酿酒,全国“拉基亚”的年产量可达5000至6000万升。可以说,从家庭聚会到国家庆典,这杯烈酒流淌着塞尔维亚的灵魂。
 
  
寒潮与热浪 为巴尔干果园套上“气候绞索”
 
  
塞尔维亚的李子收获季节通常从8月中旬开始持续到9月初,然而近期总台记者在当地果园走访时发现,今年果树只有少量挂果。
 
  
米卢廷是贝尔格莱德郊区的一名果农,拥有一片60亩的果园,种植约5000株李子和杏。他表示,正常年份果园每年的水果产量可达50吨,大部分用来制作“拉基亚”,然而今年的水果产量将大幅下降。
 
  
塞尔维亚果农 米卢廷·丘尔古兹:今年树上什么也没有,收成好的时候,一个枝上会有30到50个果子,树枝会被这样压弯下来,两排果树间很难穿行。今年总共能产300斤,我去年可以雇用工人采摘,但今年不行。考虑到今年产量很少,我们会在家里制作果汁和果酱,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在家里,仅此而已。
 
  
米卢廷告诉记者,造成李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的低温霜冻和夏季的高温干旱。今年4月当地气温连续两次下降到零下3至4度,导致果树无法授粉、结果。
 
  
塞尔维亚农业专家戈兰·达科维奇(Goran Đakovi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晚春霜冻和四月底的极低气温,塞尔维亚今年的李子、杏子、桃子等核果产量可能下降30%至90%,有些地区甚至会下降100%。
 
  
而入夏以来,在几轮热浪的炙烤下,塞尔维亚的李子树果实严重受损,进一步影响了产量。根据欧洲干旱观测站(EDO)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11日至19日,欧洲和地中海地区超过一半的土壤受到干旱影响,其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尤为严重。在塞尔维亚,几乎所有土壤(99%)都缺水,干旱警戒率高达68%。
 
  
针对极端天气对塞尔维亚李子产量的具体影响,记者询问了塞尔维亚工商会植物生产和食品工业协会。该协会表示由于李子收获季仍未结束,目前并没有今年的官方数据,但非正式数据表明,塞尔维亚2025年的李子收成将面临严重威胁,在塞尔维亚南部托普利卡州的一些产区,很多李子树甚至没有结果。
 
  
米卢廷的果园往年能酿造近6000升“拉基亚”,收入在5万欧左右,但由于今年产量锐减,再加上此前投入的果树维护和修剪费用,算下来,要亏损近1万欧。对此,他表示只能无奈接受,寄希望明年能有好的收成。
 
  
欧洲果酒产业链的“气候脆弱性”
 
  
事实上,不止塞尔维亚,整个欧洲多国的果品产业和酿酒行业都在遭受相似困境。在法国南部、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中部等传统葡萄酒产区,夏季热浪推高气温和蒸散量,加速葡萄成熟,糖分积累紊乱,采摘窗口被迫提前,影响葡萄酒风味和产量。部分酒庄甚至因旱情严重,被迫暂停采收或推迟上市时间。气候异常正在打乱传统的农业周期,给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当李子树在塞尔维亚枯萎,整个欧洲食品供应链都会震颤。”布鲁塞尔智库“农业气候行动”研究员玛丽娜·科斯蒂奇警告。“拉基亚”减产仅是冰山一角——果酱、罐头、出口鲜果等衍生行业也已拉响警报。
 
  
农业是最直接受气候影响的产业之一。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欧洲各国亟须转变农业发展思路。以塞尔维亚为例,当地正加速推进果园现代化,通过引入高密度种植、抗逆品种、智能灌溉系统等技术手段提升抗风险能力。据介绍,传统李子种植园每公顷约400株,平均产量仅为3.3吨,而现代化种植园可达每公顷800至1200株,产量提升至14吨以上。
 
  
然而,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更新、种植理念的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要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农业体系,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与农业从业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看天吃饭”的日子愈发不可持续。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只是减产和损失,更是对农业传统模式的挑战和倒逼转型的契机。从果园到酒庄,从农民到政府,唯有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才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守住民生底线,也为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人类需要重新学会与自然共处
 
  
当米卢廷将仅存的李子熬成果酱自用,而非酿造成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拉基亚”时,塞尔维亚——这个700万人口国家的文化脉搏,正被日益极端的气候无情改写。这不仅仅是一个果农的损失,更是一个古老文化仪式的被迫中断,是气候危机灼烤人类文明遗产无法抹去的印记。
 
  
欧洲专家的测算触目惊心:若维持当前排放路径,到2050年,巴尔干地区夏季的高温日数将激增80%。这预示着,米卢廷今天的困境,恐将成为整个地区果酒产业乃至农业体系的常态。
 
  
认知的警钟必须盖过行动的迟缓!塞尔维亚申请欧盟3亿欧元“气候韧性果园”专项基金是积极的尝试,但正如老果农那句朴素的箴言所揭示的真理——“土地可以少索取,但不能被透支”。 拯救塞尔维亚的李子与“拉基亚”,绝不仅仅是挽救一个产业或一种饮品,更是抢救一种与土地共生的智慧、一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一段镌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密码。
 
  
受极端天气影响 塞尔维亚水果产量锐减>>
 
  
监制丨曹日 姜秋镝
 
  
主编丨梁弢
 
  
记者丨王静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