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价为何暴跌?
这次油价暴跌仍然不是单一原因,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推动的结果。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交织,供求关系失衡与重大突发事件叠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融合,构成了这次油价暴跌的主要特征。
长期因素是主因:全球石油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1.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低速、萎靡状态,对石油需求拉动乏力
2019年,世界经济的特征就是低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国家2020年经济增速为1.7%,其中欧元区增速预期1.4%,日本增速下滑至0.5%;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为4.6%,低于过去多年增速水平。
2019年上半年,美国工业产出和制造业产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2019年1-10月,德国制造业产出下降5.7%。2019年,日本制造业PMI呈连续下降态势,表明经济运行萎缩持续。2019年以来,美联储启动预防式降息,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然而,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日本和欧洲央行实行负利率,量化宽松政策的效应趋于弱化。欧洲和日本均面临人口老龄化,通过科技周期实现增长复苏难度较大,因自然资源禀赋相对匮乏也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也面对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俄罗斯经济低速增长,动能不足,2019年上半年增速为0.7%。印度经济明显降速,2019年三季度增速降至4.5%,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拉美地区增长普遍乏力,脆弱性凸显,多国出现货币贬值、通胀高企、股市动荡、国家风险指数攀升等现象。众多非洲国家受高失业、高通胀和高赤字困扰。
2.替代能源、能效提高和
绿色转型等快速发展,抑制石油消费需求
近年来,世界经济整体平稳,能源消费稳中有增,化石能源消费继续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增速明显快于化石能源。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变,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强化节能和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进而抑制石油消费增长。包括光伏、太阳能光热、生物质发电、陆上风电等在内的清洁能源成本不断降低。随着技术进步和储能容量的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整体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欧盟现在新建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尽管受到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但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难以改变。各国纷纷推出电力脱煤计划和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截至2017年6月,全球已有20个国家或地区宣布在2030年前替代煤电的时间表。美国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等六个州仍明确提出2020年前后淘汰煤电;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大削减新建煤电的投资。随着技术进步和储能容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已具备无补贴条件下的市场竞争能力。荷兰、挪威、德国、法国等多国陆续推出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也提出研究禁售时间表问题。禁售政策向社会释放出强烈的预期,大大鼓励电动车生产,促进汽车行业转型,成为抑制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
3.石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非常规资源开发加快,供应能力不断提高
在石油供应端,长期以来“石油峰值论”与“需求暴涨论”一起,一直是支撑国际油价上行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技术革命,各产油大国产量增长明显,尤其是美国的非常规石油产量大增,催生出一个新的产油大国。最近几年来,全球石油勘探新项目获批加快,投资进一步增加,不断有新发现,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石油勘探开发由陆地走向海洋,由浅海走向深海,由常规资源走向非常规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美国表现最为突出,其中页岩技术革命导致其基本实现能源独立的战略目标,改变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页岩油产量稳步增加,原油产量大幅提升,是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挪威、巴西、圭亚那等国将成为供应增长的接替力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