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王向阳2020-01-20 11:20

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支农政策逻辑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基本手段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短期内,由于人类难以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气候变化的趋势很难得到有效遏制,适应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9年9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15-2019年全球气候报告》,指出过去5年间,全球气候变化明显加剧:海平面上升、南极及格陵兰岛冰川融化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2015-2019年均出现增长;这5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5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20%,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比前工业时期提高了1.1摄氏度;过去5年,大范围热浪、破纪录大火、热带风暴、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导致了巨大的人员和粮食产量损失。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冲击粮食安全,还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在世界最贫困的群体中,有许多是农民、渔民和牧民,他们在遭遇气温升高和频繁的气候灾害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对粮食生产的规划布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对、水资源的利用、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等会产生诸多影响。
 
第二,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的影响最大。对于中国这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更加严重,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比重均很大。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11.25%,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40.8%,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高达55.6%;2017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7.9%,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降低到28%,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高达41.48%。
 
气候变化通常通过温度、降水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农业。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每年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千克,其中旱灾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量的60%。从中国近年发生的旱灾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因素是政府制定财政支农政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如果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农业就可以尽可能地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引用的基于作物模拟模型的研究结论认为,“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10%左右”。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审慎乐观,“2030年的粮食总产量将由于气候变化下降0.31%-2.69%”。由此可知,如果中国今后能够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会得到有效缓解。
 
第三,气候变化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供给的脆弱性一般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和市场价格的波动状况来衡量。作为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不仅导致当年的粮食产量降低,也会给若干年后的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导致粮食供给的数量减少。换言之,自然灾害越严重,粮食供给就越脆弱。
 
气候变化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最终会反映到地区农产品贸易上,进而会潜在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课题组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产出变动以及各地区农产品贸易流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认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不仅应关注粮食的生产问题,也应关注粮食的流通问题,及早做好因应准备。其中,粮食的流通、调运系统应满足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
 
第四,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量的总体影响增强。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量带来的影响正逐年增强,但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区的影响则有较大不同。例如,气候变化对稻谷产量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对华北及华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对华东、西南及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