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绿色经济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均衡,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基于此,本刊于2019年第1期推出暨南大学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的碳会计专题论文三篇,并从即日起分三天全文推送,此文为第一篇,敬请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宋献中
暨南大学校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财会月刊》2019年第1期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宋献中1,2(博士生导师)刘 浪2,3 郭枫晚4
【摘要】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区域性试点向全国扩展,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建立。面对日趋严峻的低碳经济转型压力,企业如何合理安排碳减排活动、利用市场实现“减排与收益”双赢成为重难点问题。选取G省参与试点的电力A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编码分析A企业的一手访谈资料,对其碳减排措施进行归类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A企业碳减排动因分为竞争力、合法性和行业特征这三个方面,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对A企业碳减排的影响有限,主要通过影响竞争力与合法性这两个动因间接影响企业的碳减排措施选择。同时还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未能按预期促进企业碳减排的原因,并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编码方法;竞争力;合法性;行业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9)01-0141-10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一、引言
提高环境标准以倒逼企业向
低碳环保转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际减排承诺与国内环境资源限制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先在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省市展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从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已意识到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性及严峻性,但收效不及预期。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碳减排措施散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碳减排管理体系;二是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机不够明晰,没有主动规划好碳减排措施。因此,在碳监管压力日趋严苛、碳排放相关政策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下,有必要厘清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因与碳减排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企业合理安排碳减排活动提供依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