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留住核心人才,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拟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已被广泛应用。
然而,我们发现拟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往往不同。目前,市场上可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包括:
限制性股票
期权
股票增值权
巧合的是,A股拟上市公司在上市申报期内基本采用的都是限制性股票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即便同为拟上市公司,有些企业对员工采用了股份立即授予或转让的方式,而另一些企业则设定了服务期等限制性条件。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2017年成功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它们在首次公开募股(IPO)首次申报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未提及员工股权激励及其对申报期财务报表的影响,但事隔一年多后披露的上会稿招股说明书中,不仅出现了员工股权激励方案,且对相应的股份支付
会计处理采用了费用分摊的方式计入申报期财务报表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内A股市场三种员工激励方式的区别: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