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的国际坐标
与国际一流低碳城
差距主要在观念
低碳发展指数领先全国的深圳,瞄准“国际一流低碳城”还有哪些差距?深圳“有质量的城镇化”重点要解决那些问题?抓住第二届国际低碳城市论坛的契机,南方日报专访了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东和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高红。两位专家均认为,未来深圳低碳发展之路,一方面是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另一方面是强化全民的低碳意识,发动市民践行低碳绿色行为。
改变观念政府要加强引导
王东介绍,国际上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做得好的国家和城市很多,欧洲的德国、奥地利、法国,特别是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挪威都比较领先。我们的近邻日本能源效率比较高,石油煤炭转化为能源的效率更高。王东说,中国与这些国家还存在差距,主要是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欧洲也有工业化阶段,也产生过伦敦雾事件,但现在它们已经过了这个阶段,而中国的很多城市正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王东认为,如果要找差距,深圳与“国际一流”的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技术和管理的细节方面。弥补这方面的短板,一是要依靠政府的积极引导;二是采取一些税收或者收费的市场化手段,例如在税收上提高能源力方面的税收标准,根据能耗的差异,适度提升电费和水费的使用成本,在垃圾处理上,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必要的限制。王东特别强调,低碳之城,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广大市民,他们首先要了解低碳的好处,认同低碳理念,然后全民参与,这个城市的低碳水准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