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技术创新帮企业实现减排
企业既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节能减排最直接的受益者。在深圳低碳发展的推动因素中,为数众多的企业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实现了减排的目标,也压缩了经营成本,履行了社会责任。
在深圳市盐田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万科在这里建设了他们的总部大楼,除了“漂浮的地平线”这一独特的外形外,这栋大楼内部还充满了种种更好用、更节能的低碳技术。在万科中心的户外水池,池里的水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并蓄积在水景池内,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据了解,新技术使得该中心不使用一滴饮用水作为景观用水,而楼内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这一系统每日水处理量达100吨。
新技术推动了人们更多地应用自然降水、自然光、自然风等,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作用。在万科中心的玻璃窗之外,配备的外遮阳系统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使得室内拥有最适的光照和温度。
此外,该中心建筑内部除了采用太阳能供应热水外,还采用建筑光伏电系统发电,这两项每年预计发电量25万度。该大楼采取了目前先进的节水器具及节水方法进行节水,如采用低流量厕具、无水小便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的低流量水龙头及低流量的淋浴喷头等,这些节水至少30%以上,仅此一项年节水量达1500吨以上。
4
绿色低碳的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深圳,“绿色出行”就是市民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2011年的大运会期间,深圳开展了“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的志愿行动,当时深圳有近40万辆机动车自愿申报停驶,其中92%为私家车。去年,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节约社会成本,深圳市绿联办及各成员单位延续前期绿色出行常态化做法,持续深入推动“爱我深圳、停用少用、绿色出行”活动,活动前后有约63万辆机动车申报停驶。
除了市民的节能和低碳意识,适当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也尤为重要。除了前期的自行车、电影票和证书外,在经历多次绿色出行、停驶机动车活动后,深圳市绿联办还组织交警、保监局和保险(放心保)同业公会达成保险费用优惠方案,对申报绿色出行连续停驶30天以上的车主,自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可以到保险公司办理商业车险合同期限的顺延,如停驶30天,保险合同在上述时间内到期,则可免费顺延1个月合同,顺延最高不超过3个月。
市民蔡先生是深圳首批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在淘汰开了12年的燃油车后,他率先将眼光投放到深圳本土企业比亚迪(002594,股吧)所生产的纯电动汽车,“这款车纯电动,没有尾气也就没有碳排放,同时家用电就可以充电,完全够我使用了”。像蔡先生这样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市民深圳有千人以上,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