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低碳转型持续加快,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从电源投资看,非化石能源投资比重上升到九成。“十三五”期间,煤电投资规模逐年下降,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电投资额从2015年的1061亿元,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382亿元,煤电投资所占比重从27%下降至2020年的7.3%。非化石能源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从70.5%上升至90.2%;其中,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77.1%,当年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1.4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从发电装机看,煤电装机容量比重历史性降至50%以下。截至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13.1%,占比从34.8%升至44.8%;新能源装机占比从11.3%升至24.3%,五年累计提高13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完成了2020年底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这一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煤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7%,占比从2015年的59%下降至2020年的49.1%,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
从发电量看,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速快、增量占比高。“十三五”期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年均增长5.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速达10.6%,高出同期煤电发电量增速7.1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7.2%升至33.9%,提高6.7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量合计为1.01万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6%。
从
清洁能源消纳看,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得到显著缓解。“十三五”以来,国家、行业和企业共同加大
清洁能源消纳力度,效果显著。2020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和弃光率分别降至3%和2%,弃水电量也明显减少,其中云南弃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投运“十四交十六直”30项特高压工程,在运线路总长度达4.1万公里,为水电和新能源基地电量大范围消纳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看,电力能效水平持续提升。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我国装备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电力
节能减排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累计达9.5亿千瓦。2020年全国供电标煤煤耗为305.5克/千瓦时,比2015年降低9.9克/千瓦时、下降3.1%;火电厂用电率为5.3%,比2015年降低0.8个百分点、下降12.5%;线路损失率为5.6%,比2015年降低1个百分点、下降15.4%。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