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面临巨大气候资金缺口与气候脆弱性错配的矛盾
1.资金需求庞大。非洲到2030年的气候融资需求预计高达2.5万亿至2.8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将同时用于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两大领域。其中既包括向低碳能源转型和保护自然
碳汇等减缓措施,也涵盖增强应对干旱、洪水和农业区变化的能力建设。
2.气候融资严重失衡。全球十大气候脆弱的国家,无一纳入适应资金受援额前十之列。尼日尔、苏丹、利比里亚和马里等国家所获适应资金总额仅为1.1801亿美元,仅占全球适应资金分项总额的5.3%;另有六个气候极端脆弱国家甚至未能获得任何资金支持。
3.生态威胁持续加剧。非洲正面临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严重威胁,城市化、农业扩张和湿地丧失导致碳汇严重损失,如尼日利亚商业中心拉各斯在2013至2023年释放了超过3亿吨碳。尽管如此,非洲的森林、湿地和红树林仍是重要碳汇,有潜力在未来十年内封存超过60亿吨碳,对全球气候稳定具有巨大价值。
4.碳汇贡献与回报不匹配。非洲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吸收或封存超过6亿吨二氧化碳,超过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但其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的
碳补偿仅占全球签发总量的11%,其中与自然碳汇相关的比例只有3%。
5.
碳市场潜力与现状失衡。自愿碳补偿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20亿美元扩大到2030年的1000亿美元,但非洲大陆在全球
碳市场的参与度仅占16%,参与度明显不足。
二、非洲通过多层次碳市场倡议与本土化实践探索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
1.非洲碳市场倡议(Africa Carbon Markets Initiative,ACMI)的系统性推进。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支持下,ACMI于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正式推出,设定2030年
碳信用额产量从2021年2200万吨提升至3亿吨的量化目标,同时带动60亿美元收益和300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输出。
2.本土化项目实践与社区参与。尼日利亚万通银行(Access Bank)主导的“拯救野生动物”项目,通过种植超10万棵树恢复退化土地,形成改善生计并实现碳封存的良性循环。加蓬作为首个通过“中非森林倡议”并获得联合国
碳减排资金的非洲国家,其获得的1700万美元拨款直接用于雨林保护系统建设。尼日利亚山地森林项目示范科研赋能,实现碳汇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
三、非洲需构建多层次可持续金融体系并加强全球合作机制
1.完善碳市场机制建设。非洲亟需建立高质量、高诚信的碳市场,包含严格的验证系统,确保碳信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要强化项目开发商的责任约束,要求其同时致力于气候效益和社区利益。此外,还需加强跨境贸易能力建设,通过培育专业的市场制造者和贸易商来扩大非洲在全球碳补偿交易中的市场份额;同时要开展系统的能力建设,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掌握必要的工具和知识,为碳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构建多元化的气候融资体系。应通过发行
绿色债券为
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利用混合融资模式降低私人投资者的风险敞口,同时通过加强跨境合作来加速清洁燃料的普及和采用。
3.强化国际资金协同机制。通过世界经济
论坛和主要气候组织等
平台举办可持续发展
会议,
会议集中讨论可持续金融尚未开发的潜力,以此改变碳市场封存格局。会议成果需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资金落地项目,同时在融资机制中嵌入生态保护要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可持续金融如何参与非洲的陆地碳封存》,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25年08月29日,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8/africa-carbon-sustainable-finance/
整理者:张桉菁,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全球智多星团队成员/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