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斯定理在排放交易中的应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领域的应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美国是运用排放交易机制最早、经验最为丰富和成果最多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展了“含铅汽油交易计划”,成功降低了汽油的含铅量。90年代初期,洛杉矶地区开展了“区域清洁空气市场”计划,以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并运行至今天。90年代初期,美国还开展了移动源平均、储备和交易计划,用于降低汽车运输领域的废气物排放。90年代末期,美国开展了东北部12个州的“氮氧化物交易计划”,治理氮氧化物排放。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上述排放交易的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特别是早期的排放交易实践,教训很多。在吸取这些教训的基础上,1994年美国开展的“酸雨计划”是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且最成功的排放交易实践。酸雨计划的实施促使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迅速下降,2009年已降至570万吨,相比1980年的水平减排1320万吨。更为可贵的是,酸雨计划实现上述减排目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减排成本,交易机制使得减排成本共减少约200亿美元,与使用“命令与控制式”手段的总成本相比节约了57%。与此同时,研究表明,2005年酸雨计划的收益超过1220亿美元,而当年减排成本仅为30亿美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2. 二氧化碳领域的应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随着排放交易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中的作用不断显现,部分国家开始尝试将排放交易引入二氧化碳减排领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利用这一市场机制以最低成本减排二氧化碳。英国石油公司(BP)最早尝试在其企业内部开展碳排放交易试验,制定了一个201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10%的目标,但该目标惊人地提前于2002年实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2001年,丹麦建立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交易体系。2002年,英国开始建立全球最早的跨行业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200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开始建立全球唯一的“基准信用型”碳交易体系,并运作至2012年7月1日。2005年,欧盟开启全球最大最为复杂的跨国碳交易体系,迅速成为全球碳交易的典范。2009年,美国东北部10州启动“区域温室气体计划”(RGGI),首创配额全部拍卖的分配方式。2008年开始,新西兰启动其碳交易体系,逐步增加覆盖范围。2010年4月1日,日本东京都建筑碳交易体系首开全球城市范围、建筑领域碳交易先河。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启动国家碳污染减排计划的固定价格阶段。2013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启动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美国加州启动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