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广东开放个人投资者入市交易之后,下一步还会出台哪些措施激励公民参与到低碳社会的建构中来?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靳国良: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即将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减排融入到个人的意识里去。碳交易市场目前是一个强制性的市场,应该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同时出台措施让低碳行为真正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为遵循“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权” 的原则,让公民享受低碳红利,我们正在进行普惠制研究,包括低碳普惠制和绿色金融普惠制。具体来说,就是对个人的低碳行为采取积分制度,量化个人在水、暖、电、气、绿色出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的情况。广东省目前正在形成低碳普惠制的方案,个人低碳普惠制度能使节能减排的红利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
目前个人参与碳交易,主要还是为了套利;但这更应该是一种价值观的践行,强调低碳行为本身的价值,只有公众参与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节能减排。因此,还要对个人参与碳交易进行教育和引导。
财新记者:广东的个人普惠制的积分如何统筹计算,可以用作什么用途?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靳国良:我们有一套计算规则,将节约一吨水、节约一度电等等量化为碳积分。积分的用途有很多,最核心的用途是形成一种社会的正能量,传递一种低碳生活的价值,积分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碳币”,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未来,可以有专门的碳银行,个人可以通过银行记录、存储自己的“碳币”。“碳币”是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都具有广泛性和通用性的一般等价物,它与能源、减排挂钩,不可能出现增发现象,因此更加稳定。
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现货市场的配额交易,也不仅仅是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只是活跃碳市场的金融工具。碳交易,最后是要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建立碳市场的“普惠制”。中国特色的碳交易路线图最终要指向生态补偿下的生态文明,在这个背景下,广东试点碳交易的样本极有意义。
靳国良:现任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广州交易所集团副总裁,兼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导师,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兼职教授。靳国良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碳交易和低碳经济专家,以及国家财政部和援外项目评标评审专家,参与编写了《现代产权交易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低碳转型启航》、《低碳经济与碳交易》、《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转型路线图-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等著作。此外,他还曾任北京环境交易所执行总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