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既然碳交易市场是一个政府强制形成的市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
靳国良:政府建立碳交易市场的目的是服务于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参与碳交易、严格履约也是控排企业的职责和义务所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但是,企业不能简单地把购买有偿配额理解为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是要把碳配额当成企业的一种资产,清晰认识它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投资、资产管理和利润等各个方面。如果企业仅仅把碳交易局限在履约这个层面上,那么碳配额对它们而言就是成本,但如果企业把碳配额当成资本来运作,成为一种资产管理和金融工具,企业就有可能从中获利,从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财新记者:但在现实中,有偿配额的确增加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这也是有些企业不愿意参与进碳交易市场的原因。
靳国良: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把自己的碳资产进行抵押,让他们把碳资产盘活。所以,碳金融是做好碳交易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只存在现货市场交易,企业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碳交易二级市场也难以活跃。目前我们已经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广东特色、服务控排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型碳金融产品,目前方案正在完善之中,即将推出。相信这些产品的推出将极大的化解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困难,增加碳市场的套利空间,提高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
碳交易试点需要企业与政府进行充分的沟通。企业应该顺势而为,在参与碳交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模式。
我们还要对企业主体参与碳交易、管理碳资产进行市场化的培训。市场化培训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不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政府宣传碳交易是整个市场教育的重要一环,很有价值,政府有责任传递碳交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