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8团至塔中沙漠公路近日全线通车。这条公路创新采用“光伏+绿化”融合模式,为植被灌溉、道路照明等提供
清洁能源,同步实施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实现
节能减排与生态防护结合,是新疆兵团首条低碳沙漠公路。
这条公路全长151.7公里,穿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历时3年多建成,连接着兵团团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石油产区,是沿线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的关键通道。为了降低沿线风沙对道路的危害,公路自建设之初便坚持生态防护理念,在沿线扎设草方格,并同步实施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建设。
这几日,工人们正在公路两侧的绿化带里种植红柳、梭梭等抗风沙作物。该公路绿化项目负责人、铁门关市卓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分公司副经理范勇说:“我们在公路两边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75万亩的生态防护带,这就像给沙漠公路披上了一层‘
绿色铠甲’,不仅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每年还能‘吃掉’1万余吨二氧化碳。”
树种下了,如何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超3000毫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维持146公里防护林的生命?破解这一难题的就是沿线的37座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灌溉系统为绿化灌溉增压,保证工程输水管线、提升泵房及管理用房100%清洁能源供电,年减碳约1300吨,相当于植树7万多棵。”兵团第二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能喜介绍说,“同时还配套智能化系统实现精准轮灌,将绿植成活率提高至85%。”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分院正高级工程师吴燕青说:“采用太阳能驱动的智能滴灌系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70%以上,防护林经过初期人工种植后,通过土壤改良和微生物技术,促进植被自然生长,降低人工维护频率。”
据测算,这条公路在运营期内,年均
碳排放约1.46万吨,通过光伏供能、生态固碳等创新技术,年均
碳减排量可达1.43万吨,实现“近零碳运营”。
“三十八团至塔中沙漠公路是交通强国兵团
试点任务,也是兵团最长的生态防护沙漠公路,我们将持续研究沙漠公路防护方案与节能减碳成效,为绿色低碳公路建设积累经验。”兵团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处长肖希林表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