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获悉,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据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介绍,成都世运会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体育总局正在有序推进代表团组团工作,目前已经获得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参赛资格,预计将有330名左右的运动员参赛。这将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界运动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发布会上,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回答了紫荆杂志记者关于本届世运会在科技赋能、
绿色办展方面情况的提问。
王凤朝指出,成都世运会始终践行“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办赛理念,在赛事侧、城市侧、技术侧同向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赛事组织、场馆建设、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
科技赋能方面,发布《成都世运会科技赋能规范指引》,构建科技赋能行动体系,围绕场馆建设运维、赛事后勤保障、市民互动体验、促进成果转化等应用场景,配套14条具体措施。根据办赛、参赛、观赛科技需求,广泛征集高校院所、企业科技产品230余项,编制形成《科技赋能成都世运会产品手册》。通过“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机器人专场、低空经济专场等系列活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臺,推动“无人机火炬传递”“空中快递员”“空中直播间”等低空经济场景亮相成都世运会,25款机器人产品有望在火炬传递演示、智慧导览、体育展示等6大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观赛体验。
绿色低碳方面,发布《成都世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指南》,构建绿色低碳行动体系,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方面,制定9项行动、26条具体措施。通过“绿智交融 护航世运”绿色低碳场景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搭建政企联动对接平臺,鼓励企业通过绿色低碳产品应用展示和捐赠
碳信用碳配额等方式,参与绿色低碳办赛,减少赛事
碳排放。启动线上平臺“低碳世运”专区建设,打造捐“碳”企业库,推动绿色电力应用、绿色出行交通、低碳场馆建设等低碳应用场景,全流程开展
碳盘查、
碳核查和
碳中和评价,努力办成首届“
碳中和”世运会。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