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
在“1”号文“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中提到“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这里提出“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有什么用意?
1、我国究竟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2、如果不“坚持”了,中国是否就成了发达国家?
3、成了发达国家,有什么问题?
4、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好处?
2016年签署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时,无可争议的,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承担有“区别”的责任。按照协定,发达国家需要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支持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减排。经过了5年,中国这么快就升级为发达国家了吗?
美欧联盟已经在WTO等组织取消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地位,也试图在
碳减排和气候问题上,将中国归类到发达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共同”甚至更大的责任。
中国的碳排放总额占全球约30%。如果被认定为发达国家,中国就需要承担30%的“共同”责任,一正一反差异甚大,斗争还没开始,就已输了全局。
未来的“对外斗争”中,“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将始终是斗争的焦点和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