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两年的首要工作是摸底碳排放量
Q3:您认为国内是否应该制定每年具体的碳排放约束目标?如果需要,应如何设定?按强度还是总量?难点是什么?今年目标定在多少比较合适?
孙明春:现在要制定具体目标可能还有一定难度。
我认为,未来一两年的首要工作是测量,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个地区的排放量。
现在一些行业内也有各种测算方法,但还是需要进行全社会的测算。首先要摸底,摸清我们的碳排放量到底有多少。现在根据不同口径计算出的碳排放量,有的说100亿吨,有的说130亿吨,差异不小。
Q4:“30·60”目标提出后,一些地方出现了“碳达峰、攀高峰”的现象。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孙明春:地方将碳达峰变为攀高峰,我觉得这个做法其实是不聪明的,说明其实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
碳减排要求。
并不是说现在拼命把排放量提上去,将来减起来就容易。真正的减排要求,也不是说你排的多,对你的容忍度就会更高一点。同样一个行业,标准是一样的。并不是现在的存量排放量比较多,将来就给你更大的额度。,而是在这个行业里,额度是给定的。你现在多排,将来就要多减。
反过来讲,还是要加强教育,加强认知,加强培训。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