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成效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国际气候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制定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重大战略文件,完善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体系,加快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落后产能淘汰;扎实推进了低碳
试点示范和
碳市场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涵盖低碳省(市)、低碳工业园区、
低碳社区和低碳城(镇)
试点的全方位多层次低碳试点体系,2017年底将启动国家统一
碳市场;不断深化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与实施,南南合作成效显著,为深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工作成效突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的不断提高。“十二五”(2011—2015)期间,我国能源活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下降17%的约束性目标;经济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进展,201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为51.6%,比2010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全国煤炭消费量下降4.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3.3%,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气候变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碳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政策效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