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根据BP能源统计资料,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9.72亿吨标准油,折合42.46亿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达到97.61亿吨二氧化碳,占世界比重为27.5%,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碳排放量之和。在碳减排方面,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一)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2015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二)零碳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主体路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零碳排放首次被写入党的文件,零碳发展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1.从能源资源层面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零碳发展在中国绝非天方夜谭,以可再生能源为例,内蒙古地区拥有国家最丰富的风能资源,西藏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同时内蒙古和西藏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具备零碳发展的能源资源基础与条件。
对于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意见(暂行)》,要求根据能源供应情况因地制宜地布局发展产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还具有积极意义。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从区域等级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除了东部高度工业化的区域之外,我国还有面积广大的林区和牧区,牧草地和林地合计占国土面积的52.37%。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这些地区应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需要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可以作为零碳发展的基地。特别是在边远的林区和牧区,主要产业为牧业和林下产业,生活性能源是能源消费的主题,完全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或局域电网模式,发展分布式能源,开展零碳发展试验区建设。
一些已开发的旅游景区和风景名胜区,主要功能为发展旅游业或开展生态保护,能源消费量有限,能源消费主要用于景区建筑运行、设施维护和区内交通工具。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满足区内能源需求,寓旅游、保护和教育于一体,促进区域可持续健康运行。
3.从区域职能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无论经济发达与否,学校或机关事业单位的能源主要用于建筑运行,参照贝丁顿零碳社区建筑和香港零碳天地建筑模式,开展零碳校园和零碳单位建设,特别是编入区域“十三五”低碳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尤为必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结论与展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在社区开展零碳发展试验区建设具有可操作性与现实意义。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工作目标是重点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低碳社区试点,国家低碳试点省市率先垂范,大力推动低碳社区试点工作。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国低碳社区试点达到1000个左右,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为指导和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明确了低碳社区试点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实施程序,提出按照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和农村社区三种类别开展试点,并详细阐述了每类社区试点的选取要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标准。截至2015年10月,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尚未发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开展零碳发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是充分体现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作为提升国际形象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建议“十三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在巩固建设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的基础上,推动零碳社区建设,到“十三五”末,全国开展的零碳社区试点争取也达到1000个左右,成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