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在海南保亭举行,助力COP30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陈博文2025-10-23 17:32

北京时间10月21至22日,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第七届“《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会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本次对话会聚焦多边主义与气候行动,汇聚全球气候治理领域高级别代表,旨在为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成功举办凝聚共识、贡献力量。
 
会议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办,能源基金会支持。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COP30欧洲特使劳涵斯·图比亚娜(Laurence Tubiana)共同主持。
 
会议全面回顾了《巴黎协定》生效十年以来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挑战,讨论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s)提交情况,强调在多边进程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各方应以COP30为契机,在广泛的国际合作中促进气候行动,推动地方政府与非国家行为体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确保如期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加速全球公平公正的绿色低碳转型。
 
解振华、图比亚娜以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巴特尔分别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COP30主席、巴西外交部气候、能源和环境国务秘书安德烈·科雷亚·杜拉格(André Corrêa do Lago),元老会(The Elders)主席、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Mary Robinson),COP30北美特使、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乔纳森·潘兴(Jonathan Pershing),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前西班牙副首相特蕾莎·里韦拉(Teresa Ribera),COP30拉美特使、墨西哥前外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帕特里西亚·埃斯皮诺萨(Patricia Espinosa)以及来自欧盟、英国、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名高级别嘉宾参加。
 
解振华在致辞中回顾了十年前《巴黎协定》以求同存异的精神凝聚各国共识,确立全球控温目标和气候治理根本原则,以国家自主贡献(NDCs)为核心构建治理准则,成功引领全球走出治理困境的历程。如今低碳转型已成大势,但气候议题与国际合作正面临新的艰巨挑战。解振华指出,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和民众正以务实行动证明,气候行动的动力源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而非取决于单一国家。中国发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彰显了坚定不移的低碳转型决心和对COP30的坚定支持。解振华介绍了中国气候行动的显著成就,呼吁各方坚持多边主义,推动COP30成为促进落实、加速行动的里程碑。
 
图比亚娜强调,《巴黎协定》十周年之际,星球正处于关键临界点,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时刻。尽管各国已将气候目标纳入政策并重塑投资,但全球盘点显示,现有NDC的目标和行动力度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相差甚远;地缘博弈、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和气候虚假信息正在侵蚀多边信任。COP30必须成为各国重新团结、共示雄心的历史时刻。图比亚娜呼吁尚未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的经济体在COP30提交覆盖全经济、具备明确实施路径的行动计划,彰显政治决心与集体领导力。她强调资金是关键驱动力,必须构建新的融资机制,让各国获得可负担、高质量的清洁技术和产品,打造韧性的低碳供应链,确保各国共享绿色转型利益。
 
李高指出,十年来《巴黎协定》为推动全球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始终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安排,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李高强调,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是中国对《巴黎协定》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中国还提出了能源转型、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市场机制、适应气候变化等系列目标,要在很短的平台期努力完成一揽子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李高呼吁当前形势下各缔约方应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持续、有效地实施。
 
与会嘉宾围绕坚守承诺与加速行动、落实“阿联酋共识”、全球适应目标(GGA)等问题深入研讨,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发挥“《巴黎协定》之友”作用,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原则,支持并推动COP30成功举办。
 
据悉,“《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欧洲气候基金会轮流举办,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对话广泛邀请在《巴黎协定》及其执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别代表,包括现任和前任国家元首、部长、气候特使等,以及联合国和其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高级代表参会研讨,为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推动多边进程提供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