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联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等六部门印发《天津市产品
碳足迹标识认证
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2025年,天津市聚焦光伏产业开展先行试点,优先在光伏组件领域突破,完成至少3个光伏组件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工作;2026—2027年,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适时启动木制品领域试点工作,其中2026年完成3个光伏组件、1个家具产品的碳足迹标识认证;2027年完成2个光伏组件、3个家具产品通过碳足迹标识认证。在实践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产业实现
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为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案》明确三方面重点任务。在夯实基础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方面,天津市将对照全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产品目录建立试点产品清单,积极参与试点认证产品规则编制,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能力建设;在提高数据质量,做好认证监管方面,天津市将规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数据收集与管理,确保产品碳足迹数据质量和安全,做好产品碳足迹认证活动监管;在拓展应用场景,助力绿色消费方面,天津市将拓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在绿色消费的应用,支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京津冀协同互认。
下一步,天津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政府引导、协同联动、分步拓展、结果可靠”原则,加强统筹协作,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将碳足迹标识认证实施情况纳入低(零)碳企业(园区)、绿色工厂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碳足迹相关政策解读和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