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全文】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碳交易网2016-02-19 15:32

(三)目标任务

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共同努力,以县级为主体整合各级各类新农村试点示范项目和相关涉农资金,通过点、线、片、面整体推进,每年推进40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其中1000个美丽宜居乡村典型示范村),到2020年全省建成2万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其中5000个美丽宜居乡村典型示范村),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建设新村寨。村寨规划布局和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各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等特色突出,体现田园风光和农村特点。村寨民居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美观,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发展新产业。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合各村寨实际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同步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效果明显。农村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广泛应用,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过上新生活。村寨实现通路、通电、集中供水,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通村到户,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培训和社会管理等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乡风文明,过上现代文明安全新生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形成新环境。村寨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整洁,生态良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实现新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差距不断缩小,“三农”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二、着力实施七大行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一)产业提升行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培育致富产业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产业强村、产村相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市场需求,突显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采取政府扶持和项目引导的办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抓好新机具引进和推广。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村,推行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构建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每个美丽宜居乡村培养1名以上农村科技辅导员,农机化水平达到50%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聚焦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品净化、分类分级、干燥、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产后服务,通过建窖、建库、建房等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和城镇集聚,完善初加工标准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每个美丽宜居乡村培育1至2个增收致富产业或产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3.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农商结合发展。依托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村落民俗、山水资源、民族特色和乡村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林果采摘、花卉观赏、特种养殖和农家餐饮,促进农村生态、景观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从“农家乐”模式向休闲、康体养生、度假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政策、农资、科技、金融、信息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技物合作等方式组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每个美丽宜居乡村发展1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