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管理办法》内容及其亮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管理办法》由总则、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实施、监督管理和附则四个章节组成,共二十七条。“总则”部分包括五条,主要对实施的目的、适用范围、原则及主管部门进行阐述;“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实施”部分包括十一条,主要涉及报告门槛、名录库管理和调整机制、报告内容、报告方法、报告平台、报告周期、报告流程、评估、核查、复查制度以及数据归档要求等内容;“监督管理”部分包括五条,对省市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报告主体、核查机构、主管部门的罚则和奖励措施进行说明;“附则”部分包括六条,对《管理办法》中涉及的有关专业术语进行定义,并为与国家未来政策、制度的衔接预留空间。分析《管理办法》,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色和亮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一是突出原则,工作要求明确。《管理办法》中三处提及“原则”,其中第三条明确了报告的总体原则为“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透明性”;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实施”部分的第十四条中,进一步指出评估和核查制度的原则为“确保报告的合规性,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将“报告完整性、流程规范性、排放合理性”作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集中评估和确认的原则。《管理办法》既考虑了总体原则,又在不同环节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了主管部门总体思路和要求,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主管部门各环节的工作重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二是管理下沉,省市职责清晰。《管理办法》规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省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对全省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负有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责任。具体而言,即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并管理全省统一的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信息平台,依法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一定比例的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与核查进行复查,同时将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和质量监管的部分职能下放到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管理办法》中规定:地市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报告名录管理、报告评估和核查、报告统计分析、信息报送,以及重点单位填报人培训等组织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省发展改革委还明确要求全省13个地市都需拥有1-2家技术支持单位,目前全省共有14个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专业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三是降低门槛,鼓励自愿报告。《管理办法》要求全省行政区域内近三年内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的法人企事业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要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较之于国家要求的将201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综合能源消费水平作为是否纳入报告门槛的依据,江苏省纳入报告的企业数量相对更多,门槛也更低。除适当调低门槛外,《管理办法》还明确提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可适当扩大重点单位的覆盖范围,增加报告主体数量。此外,也鼓励和积极推动其他企事业单位自愿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开发区和报告主体自行组织第三方核查。以上条款均体现了江苏省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中扩大重点单位覆盖范围,鼓励自愿报告的政策导向,同时还兼顾了未来低碳园区等主体的报告需求。
四是边界明确,覆盖四个环节。《管理办法》对江苏省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办法所指的“报告”涵盖监测、核算、报告和检查四个环节。《管理办法》要求报告主体每年11月底前编制完成下一年度的排放监测计划,并提交市级主管部门备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公布的核算与报告指南,在指定的平台上进行排放核算和报告。《管理办法》还对报告的检查环节提出细致的规范要求,规定市级主管部门首先对报告开展集中评估,然后以每年不低于30%的比例将报告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最后由省级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一定比例的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进行复查。《管理办法》通过规范企业的监测计划以及有关数据归档要求、第三方核查机构实施的核查和主管部门集中评估与复查等三方在报告质量方面的责任,构建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数据核查体系。
五是两报融合,预留政策接口。《管理办法》第八条对报告主体的报告内容进行明确,分为报告主体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三部分,其中报告主体情况部分要求报告的内容包括其能源消费概况等,虽未对“能源消费概况”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规定,但该条款为未来“温报”与“能报”的融合预留了政策空间。《管理办法》在第二十三条指出:对于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范围的重点单位,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经核查后直接导入省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系统,根据需要在省级系统中补报部分内容,此条款考虑了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或其他国家层面有关报告制度建立后,与本省报告制度的衔接方式。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