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举行的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再次向全球发起承诺:我国将于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面对迫近的“双碳”目标,我国下一步发力重点何在?6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技术问题仍然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的障碍之一。
根据他引用的数据,现有碳中和技术体系下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的技术最多,50%左右的技术尚未进入应用阶段,其中,低碳燃料、原料替代技术和固碳、存碳、负碳技术成熟度最低,面临未来技术发展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