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到2050年碳信用供应或增35倍,但数量真的重要吗?

文章来源:碳减派碳交易网2025-09-02 14:04

全球碳市场正在迎来一场规模空前的扩张。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碳信用的供应量可能增长20至35倍,成为全球脱碳融资的关键支柱。然而,这一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熟悉的陷阱:如果市场重蹈覆辙,只追逐数量而忽视质量,碳市场可能再次陷入信誉危机。
 
历史警示:CDM的失败教训
 
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数量上曾经创造过辉煌,但却也埋下了信誉危机的伏笔。回溯数据,2012年9月,CDM注册4,626个项目,预期可产生约6.48亿吨核证减排量(CER),但实际发放数量已突破10亿,到2020年底,累计发放CER激增至约23亿吨。这些数字揭示了CDM的核心问题:虽然供应规模庞大,但质量与额外性长期不足,导致价格暴跌、信任丧失,最终被逐渐边缘化。
 
清洁发展机制(CDM)曾被誉为推动南北合作的典范。但在实践中,CDM项目普遍存在“额外性不足”和“减排造假”的问题。许多项目即便没有碳信用激励也会自然发生,导致所谓的“减排”名存实亡。结果是碳信用泛滥、价格暴跌,最终使得CDM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被边缘化。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如果治理和验证不严,数量越多,危害越大。
 
质量优先:高完整性信用的价值
 
当今市场上,部分高质量碳信用已经证明买家愿意为其支付溢价。以造林与再造林(ARR)项目为例,评级较高的信用可以卖到每吨27美元,远高于低评级项目(低于1美元)。这些信用通常具有更严格的监测机制、更高的社区参与度和更强的长期固碳能力。
 
另一方面,工程类碳去除技术,如直接空气捕获(DAC)与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BECCS),虽然成本高昂,但具有显著的永久性优势,能够避免重复计算和泄漏风险。这类项目尽管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却有潜力成为碳市场中最具可信度的信用来源,溢价达到300-400美元,且不少项目已经被一早预定。
 
正因如此,市场未来真正的稀缺资源不是“吨位”,而是具有透明度、额外性与永久性的高质量信用。
 
第三方预测的局限性
 
此外,虽然BNEF等机构的预测为市场描绘了宏大的未来图景,但必须注意:这些预测是建立在现有第三方注册机构持续发挥主导作用的假设之上。然而,近几年 Verra、Gold Standard 等主要机构频遭质疑,其核证项目被媒体揭露存在“虚假减排”和“环境完整性不足”的问题。
 
随着《巴黎协定》第六条(Article 6)逐步生效,国家间合规交易机制将成为碳市场的主要支柱,第三方注册机构的地位势必被削弱甚至取代。未来的信用标准、交易规则将更依赖多边治理,而非单一的市场自律。这意味着当下的预测,很可能在未来逐渐失去参考价值。
 
联合国的角色:重建全球碳市场的公信力
 
展望未来,碳市场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是否能在新机制下重建信任。《巴黎协定》第六条机制的落地,标志着碳信用不再只是第三方机构的生意,而是纳入多边治理框架的国际公共品。
 
在这个体系下,国家层面的减排承诺与碳信用的生成直接挂钩,避免了双重计算和项目虚高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与一致性,也能确保碳信用真正服务于全球减排目标。
 
联合国时隔多年重置全球碳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们:碳市场不是一场关于“谁能发行更多”的竞赛,而是一场关于“谁能保证真实减排”的长期博弈。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碳信用市场才能在2050年真正成为应对气候危机的金融基石,而不是又一次昙花一现的泡沫。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