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进入实操实施阶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首次扩大。今年3月,在发电行业基础上,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正式获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显示,扩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超1300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60%以上,实现了从过去的三个“单一”向三个“多元”转变,即由管控单一行业转变为多行业兼容、由管控单一能源活动排放转变为兼顾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由管控单一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管控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等多种温室气体。
2024年以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序开展市场交易,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交易
价格反映供需关系,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交易产品和方式逐步丰富,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
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共计1471家,较上一个履约周期增加1.38%。2024年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全年成交笔数同比增长18%。2025年以来,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有所增强。截至2025年8月底,挂牌协议交易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总量同比上涨232%,新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已开设交易账户1277家。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