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碳定价:审视排放交易体系和碳税》报告发布

文章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碳交易网2025-10-18 11:41

《亚洲碳定价:审视排放交易体系和碳税》(Carbon Pricing in Asia: Examining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 and Carbon Taxes)报告详细探讨了亚洲碳定价机制,特别是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 ETS)和碳税的应用情况。同时,报告分析了不同国家实施碳定价政策的效果、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碳定价机制类型。①碳税,主要对温室气体直接征收固定税额,有助于提供价格确定性,但无法保证具体减排量,由政府或监督机构制定,非市场驱动。②ETS,设定总排放上限,允许企业买卖排放配额,提供减排量但价格波动较大,由市场驱动,初始阶段免费分配配额,逐步转向拍卖。③碳信用机制,通过项目产生可交易的减排信用,用于自愿碳市场或合规碳市场的抵消,补充了碳税和ETS,促进国际间减排合作。
 
(2)亚洲碳市场现状分析。①在覆盖范围上,亚洲碳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其他领域未被充分定价。②亚洲多个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了ETS或碳税机制,但其减排目标尚不明确。③从碳价格水平来看,亚洲多数碳市场价格低于20$/t CO₂e(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远低于2030年实现气候目标需要的50 ~100$/t CO₂e,难以有效激励减排。
 
(3)碳定价面临挑战。①初始分配过于慷慨导致市场配额过剩,压低碳价。②行业覆盖范围有限,大多数碳定价集中在电力部门,而建筑、农业、交通等高排放行业大多未被纳入。③设置目标不够严格,许多ETS采用基于强度的排放上限而非绝对上限,导致经济总量增长时期排放总量增加。④亚洲地区化石燃料补贴巨大,这种补贴削弱了碳定价信号,阻碍了能源转型。
 
(4)政策建议。①将初始碳价定在15~25$/t CO₂e,并逐步提升碳价,以提供投资确定性。②逐步将建筑、农业、交通等行业纳入碳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减排效果。③设定严格目标,采用绝对排放上限替代基于强度的上限,确保减排效果。④消除化石燃料补贴,将补贴节省的资金重新分配给气候项目和社会安全网络,减轻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⑤利用自愿碳市场,将高质量国际自愿碳信用纳入合规机制,降低减排成本并促进国际合作。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