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未来潜力可期
随着碳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丰富,其金融属性正逐步显现。2024年10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新版CCER)正式启动,成为现行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首批上线的项目涵盖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林业
碳汇等多个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自愿减排项目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29%。
碳金融创新亦在探索中起步。目前,已有多地
试点开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开始引入碳资产估值模型,支持企业低碳转型项目融资。广东深圳、广州等地也在研究设立
碳基金、
碳期货交易品种,推动衍生品市场形成。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此外,全国碳市场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中。围绕碳市场制度建设,中国与欧盟、德国、挪威、金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多层次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持续开展中欧碳排放交易政策部长级对话。同时,中国积极推动碳市场关键问题研究,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就监测报告核查、配额分配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环节开展项目合作。加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国际交流,探索全国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机制参与国际航空碳抵销与减排机制的可行路径。
尽管前景广阔,但当前碳市场依然面临配额发放机制、行业覆盖、市场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5项工作:一是加快扩围,优先将钢铁、水泥、铝等高排放行业纳入市场;二是优化配额制度,探索由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推动有偿分配机制落地;三是强化数据监管,压实企业责任、打击弄虚作假,并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管效能;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碳权质押贷款、丰富交易品种、增强价格发现功能;五是加强能力建设,健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履约和服务机构合规能力,完善信息公开与惩戒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碳市场既是一场能源革命的制度创新,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4年来,从试点运行到全面铺开,从探索规则到依法治市,从单一履约到多元交易,全国碳市场已成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制度基石和政策工具。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它正承载起更多希望与可能,持续释放出“碳”索绿色未来的巨大潜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