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轩:尽早推动“双控”转变 更好发挥碳市场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张正 刘光林2022-09-09 09:42

对“碳”进行控制相比能耗控制更直接

 
《中国电业与能源》:碳排放“双控”比起能耗“双控”有哪些优势?
 
王志轩:能耗“双控”是为了倒逼产业发展,但说到总量控制,控制的“量”多少为宜,谁也无法确定。有专家曾预测,到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8亿吨,可实际情况是,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52亿吨,不难看出,如何制定这个“量”是很难的。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污染物排放这个“量”能否找到?目前来看是可以的。因为环境问题是有环境质量标准可以约束的,我国有环境质量标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果超标“一目了然”,所以说环境问题是刚性约束。
 
但能源消费总量就有所区别,单就从人均能源消费量来看,我国与美国相比低很多,与国情、产业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能耗应该说是弹性约束。如果控制住能源消费总量,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把发展的脚步束缚住,存在其不合理性。能源效率等具有相对性,同样生产产品,谁用的能耗少成本低,谁就能处在领先位置。例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在技术上、效率上具有相对优势,生产的产品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能耗比较有优势,如果我国将产业转移出去,世界范围内的能耗、成本势必会增加,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而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发展仍是重中之重,如果仍以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作为考核指标来进行约束,在“双碳”目标下,已经不具有更大的政策优势。
 
因此,直接对“碳”进行控制相比能耗控制更直接。以往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时,将能源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并考虑,但其中有些是作为原料所使用,新的政策文件中已将这部分原料、新能源去除。还有,煤并不等于二氧化碳,煤的散烧还是集中烧,碳排放量有所不同,而效率就更加不同,将能效指标转化为减碳指标,也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公布以后,“碳”这个考量因素就从弹性指标变为了刚性指标,随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才有根本依据。如今,已经将“研究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作为方向,“碳强度”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我国的“双碳”目标是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但并没写明具体峰值是多少,也没有写明具体是2030年前的哪一年,同时我国经济还在不断发展,无法估计能源消费总量具体达到多少就能达峰。只能说,我国要在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前提下,做好碳达峰工作。所以碳排放“双控”要更加注意强度控制,“双碳”目标中对于单位GDP碳强度的下降要确保完成。第一是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能源消费的增量部分,降低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是算好经济账,在多年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后,我国煤耗已经处于国际先进、部分领先水平,继续在能耗“双控”上下功夫虽然有空间,但算好投入与产出这笔账才是关键,当然更要算好减碳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