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理表示,国家发改委对未来碳市场做了估计,在纳入范围方面,首先由五个传统制造业加服务业构成,传统行业包括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目前正在对这些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企业进行摸底,不久之后会列出企业清单。除此之外还想增加一个服务性行业:航空。航空业的基础好,也有很高的积极性,管理水平高,对贯彻落实中央节能减排工作政策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未来2016年全国市场建设的时候,会考虑以这样的行业、企业作为首批的企业。
蒋兆理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碳市场排放量会涉及到30-40亿吨,如果仅仅考虑现货,估计交易额会在12-80亿元,如果进一步考虑考虑期货,交易金额会大幅增加,活跃性也将大幅提升,交易金额可能达到600亿到4000亿元,这些数据都是有测算基础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蒋兆理说,为了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碳市场工作,需要对以下问题做好判断。第一是国家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和全国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两者如果不协调好,难以发挥碳市场作用,但如果把直接把排放总量看作碳总量,企业将不堪重负,则欲速则不达。只有客观的把握这两者间的合理关系,恰当的设定上限,才能确保碳市场合理运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除此之外,碳税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选项,蒋兆理说,在中国当前情况下碳市场更适合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碳税可以发挥补充作用,但时间顺序有先后之分,碳市场初步建成之日才能是碳税启动之时,这两个政策不能同时推进,既有经济学规定的考虑,也有政治上考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有清晰判断。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蒋兆理说,从建设时间来看,2014-2015年是碳市场建设最最关键的时期,要把所有的工作通过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检验标准,按照施工图推进,才能确保碳市场建设。对于各个要素,比如配额总量,覆盖范围,mrv,注册登记系统等,也都在做了具体分析。比如注册登记系统,在去年7月份已经投入运行,通过ccer检验了这套体系的完备性。对配额分配方法也进行了大量调研,模拟进行企业分配。MRV系统在进行各种测试,和认监委讨论如何授予第三方机构的资质,认定法律和相关规定等。“我想,通过这些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到2016年之后真正启动全国碳市场,”蒋兆理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