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也将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积极实施基于项目减排交易的方法策略,主要是利于市场机制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发改委跟有关部门共同起草了新能源发展机制的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在有关部门、地方、和相关研究机构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合作,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今天的研讨会为大家认识CDM机制将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国家已批准了3154个项目,预计年减排量相当于5.54亿吨二氧化碳,其中1519个项目在联合国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总数45%,预计年减排量3.1亿吨二氧化碳含量,占全球注册项目减排量的64%,但项目所得到的减排量要高于50%,达到64%,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都在世界第一。在注册项目当中,超过500个项目获得减排量的减少,总减少的量相当于3.9亿吨二氧化碳含量,占全球CDM项目减少总量的58%,中国在CDM项目开展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碳排放交易体系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和准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应对全球气侯变化非常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关键时期。围绕我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对外宣布的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200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十二五”规划已经迈出第一步。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下降17.5%。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也主要围绕落实碳排放成本下降指标开展。“十二五”期间,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主要有三项: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一、建立积极项目资源减排交易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发改委正在抓紧准备出台《温室气体资源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各种管理方式,通过国家一资源认证的交易产品,交易平台,第三方审核、审定等机构,促进资源交易市场公开、公正、公平,引导企业参与资源减排。这本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运行,可以探索一些交易市场的规则,一些认证机构的能力建设,包括交易平台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铺垫。它本身不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流,因为它毕竟是自愿减排,减排量的交易需求是有限的,但对于机制、规则、核证有关程序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二、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这项工作真正涉及到了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因为没有经验,需要先行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的要求,“十二五”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要对能源消费量有一个合理的总量要求。这对于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2010年发改委在国务院同意基础上启动了5省8市的试点,我们也准备在示范省市探索在一定总量的控制下,开展碳排放交易权的试点。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