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专家这样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李昕澎、安娜2025-08-12 09:57

为助力“双碳”目标的推进,应如何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治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2025电力低碳转型年会”上,与会专家就此展开热议。
 
本次年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支持,以“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电力低碳转型”为主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会上说,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能源电力规划体制,为加快电力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回望“十四五”,迎来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火电装机的历史节点,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能力持续提升,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展望“十五五”,史玉波认为,需重点着眼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规划的系统性与协同性,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确保电力系统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强化规划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统筹好转型与安全的关系,科学论证新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电力安全运行;三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引领新技术、新业态加速发展,布局前沿引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培育新业态,激发全社会节能降碳潜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认为,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发展仍需破解新能源消纳、可靠替代技术、市场机制适配等挑战。
 
“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已成为GDP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推动全球风光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我国未来能源转型仍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煤电仍承担着50%以上的发电量;另一方面,我国的电力系统仍面临多重挑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和高比例新参与主体进入市场,以及愈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侵扰,“源网荷储”全环节面临复杂不确定性。未来五年是我国碳达峰关键期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转型期,需强化顶层设计破解“能源三角困局”,加速新型电力系统从“增量替代”迈向“存量主体”。
 
安洪光建议,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统筹安排多元灵活调节电源;加力提升跨省跨区电力灵活互济能力;持续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应用场景协同发展。发展电力新质生产力,推广应用构网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先进技术装备;攻关柔性直流技术、长时储能和氢储能技术;依托数智化技术实现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畅通碳—电市场价格传导,积极促进电力国际合作普惠共享。
 
会上还发布了两份“电力圆桌”项目成果:《绿色转型驱动中国风光发电高质量发展展望》和《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大会还设有“电力低碳转型中外实践与展望”、“重点地区及行业实践”分论坛,与会专家就国内外电力转型经验、电力送受端协同、车网协同等重要议题开展交流。
 
本次年会汇聚来自驻华使馆、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及能源龙头企业的30余位权威专家与超300名企业代表,围绕电力系统迈入“风光领跑、多能协同”新阶段的核心命题,深入研讨能源结构转型与新型业态构建的系统性适配路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