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这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约为10.95亿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的49.8%,历史性进入50%以内,但因能源密度高,煤电发电量占比仍高达65%左右。
根据分析,到2060年,中国化石能源发电要基本清零,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电、核电需占比99.5%,否则碳中和无法实现。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是降低对化石能源消耗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就是其中一条路径。
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电力以水电为主,但2010年后风电与光伏发电量大幅增长,2020年国内风光发电量合计占比已从2011年1.58%提升至2020年9.54%,未来空间非常广阔。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总装机规模将达7.3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24%。
此外,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型,氢能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能源供给侧看,氢能能量密度高,作为能源介质可在不同能源形态中灵活转换,既可以大规模储能,又能提供分布式供能;从使用侧看,氢能可助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进行深度脱碳。
电力行业
碳排放占能源行业
碳排放的一半,其减碳、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
论坛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春利针对电力行业提出五点思考:
第一,加速主体能源向
新能源转变,我国现在还是以煤电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要逐步转变为以
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第二,加速推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以消纳为抓手,推动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在电源侧,提供可靠支撑和调解能力,从源头上缓解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冲击;在电网侧,稳步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逐步提升清洁能源输送占比。
第三,加速推动电力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新型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
第四,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电力运行体系建设,实现生产到消费的数据融合,大幅提升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
第五,加快推进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交易品种多样、市场主体多元、交易机制灵活开放、竞争有效的市场结构和体系。
在绿色发展的新格局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仍是核心主线。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再次激活新能源市场,成为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催化剂和定心丸。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