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玲 | 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发展策略

文章来源: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雷晓玲2020-09-22 10:23

海绵城市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候变化趋势。2020年8月24号,中家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监测结果指出: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极端性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我国生态气候总体趋好,但区域生态环境不稳定性加大。
 
气候变化影响。高强特大暴雨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内涝频发,城市基础设施面临挑战;气候暖干化导致城市群缺水问题,社会和城市的脆弱性增强;热岛效应增强,极端高温、蚊虫繁殖、传播疾病等风险增加,影响居民健康;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对地质不稳定带的城市群安全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主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适应”是调整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的或预估的气候变化和影响,其本质是行为调整,核心是趋利避害。“减缓”和“适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然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减排,但还是有一些气候变化的特征表征出来,所以需要不断适应。海绵城市建设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都相融合,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很多生态功能和生态区域,减缓气候变化。同时,通过调整人类系统适应气候变化。
 
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主要解决雨水的“量和质”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形式得以落实。2013年,我国在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并在城市层面提出建设海绵城市。2015年,我国开始第一批国家重点试点,2019年进行验收,重庆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也在去年顺利通过全国验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