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发电行业的全国
碳交易市场建设,并没有覆盖全部行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的解释,初期仅仅选择将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来开展全国
碳市场的建设,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一是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产品相对比较单一,比较容易进行核查核实,配额分配也比较简便易行。
二是发电行业的
碳排放量很大,目前发电行业可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
碳排放量超过3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如果启动交易,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以当时规模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相比较,2017年,欧盟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规模仅为19.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按照计划,未来钢铁业、航空业、化工业等其他高耗能行业企业也将逐步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国家气候变化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全国碳市场从电力生产和供应业起步,将分阶段逐步扩大覆盖的行业、降低企业门槛标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扩大到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民航业等年综合能耗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