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能源转型的方向和阻碍?企业该如何适应能源转型发展?
在全球性能源变革和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多国开始战略转型发展。您认为,国际能源转型对我国能源转型思路有哪些启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哪些?#e#
朱彤:能源转型一定是差异化的,具有区域和国家特色,不存在全球统一的能源转型战略。虽然各国能源转型方向相似,但起点不同,转型路径和方式自然不同。而且,能源转型也是新生事物,实践中政策也在试错。目前,德国等欧洲多国转型
走势不错,德国“集中”的治理方式,给我国能源转型带来很多启发。
德国能源转型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其通过提高电力系统各环节灵活性,较好地解决了现阶段光伏发电设施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但这只在能源转型的前期阶段奏效。德国能源转型的真正挑战来自风光发电的本质属性所导致的问题:一是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二是风电与太阳能发电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特点导致其在现有电力市场难以收回投资。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费和改善大气为目标的光伏发电的成功推进,其代价是燃煤或燃气发电机组作为备用容量的跟进,以及这些机组发电小时数减少和频繁启停导致的成本上升。
因此,即使是以德国为榜样,学习德国的做法,也要从本国电网基础设施的现实出发。比如,德国能源转型目前电网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南北输送能力存在瓶颈,所以存在修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必要性。而我国电网在当前能源转型中更多的问题是配电网薄弱,区域电网连接能力薄弱,比例于较大范围内实现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调峰能力的匹配等问题。
无论是能源转型,还是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争论,对政策制定部门来说,本质上都是利益的权衡和取舍。如果不从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和要求来看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问题,必然陷于“公婆都有理”的争论不休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